重組蛋白的產生是應用了重組DNA或重組RNA的技術從而獲得的蛋白質。把蛋白中活性強的基因片段截取克隆出來,再導入到受體細胞中進行不斷繁殖,表達出來的蛋白再進行分離純化,就可以得到重組蛋白。重組蛋白的活性會比普通的蛋白更強些。按功能分可分為以下幾種: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
重組蛋白的獲得途徑:
重組蛋白需要通過表達系統制備,可以通過體外法和體內法獲得。這兩種方法的前提是應用基因重組技術,獲得與可翻譯成目的蛋白的基因片段相連的重組載體,然后將其轉移到可表達目的蛋白的宿主細胞中表達特定的重組蛋白分子。
體外生產重組蛋白主要包括四大系統:原核蛋白表達(常用的大腸桿菌蛋白表達)、哺乳動物細胞蛋白表達(常用細胞CHO、HEK293)、真核表達系統(酵母)和昆蟲細胞蛋白表達。合適的表達系統的選擇取決于重組蛋白的特性、重組蛋白的預期應用以及系統是否能產生足夠的蛋白質。根據其下游應用選擇合適的蛋白質表達系統,提高表達成功率。